稍微放慢速度觀看,不難發現小幡彩貴作品的「簡約」不具備清潔化、幼體化、排除雜訊的效果。「日系=淡淡的=甘甜順喉」這種刻板印象無法全面說明其魅力,也解釋不了作品在觀看者心中掀起的情緒跌宕。如果說,白不等於無,那麼插畫家的留白到底能留下什麼?以下訪談給了我們一些提示。
提問者:Chenfu Hsing
翻譯撰文:黃尖您原先是平面設計出身,也曾從事設計工作,是什麼契機讓您轉向全職插畫家呢?
專門學校畢業後,我在設計公司工作了四年,後來想喘口氣便辭掉工作。就在那陣子,開始有人注意到我基於興趣上傳到網路上的作品,發插畫案給我。工作漸漸增多後,我就轉為全職插畫家了。
建立自身風格對插畫家而言,也許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我感覺得出來,您的作品是經過細部計算的成果,例如墨線的粗細與配置、極少的用色數等等。能否簡述摸索畫風的過程?與平面設計背景的關聯性?
「對漫畫的憧憬」是我正式開始畫圖的起點。既然懷著想畫畫看漫畫的心情,自然會去備齊漫畫原稿紙、G筆、網點等等。這就是我的插畫使用墨水、網點,色調以黑白為主的原因。
我認為平面設計對我的影響很大。會在意水平、垂直與否,會想摸索「畫起來很舒服的曲線」都是因為我有很強烈的平面設計感性。我也經常會反覆調整作品構圖,以排版的思考來進行製作。
網點的運用相當顯著。(圖片轉載自小幡彩貴tumblr)
您獨立出版作品中所刻畫的,多是生活中的片隅,讀者能感受到內容的溫度。而人物表情、低限的表現手法,又將畫面的情緒控制在安定的狀態。能否談談作品所呈現的內斂印象?
我一貫的創作主題是:畫出肉眼看不見的事物,並傳達給讀者。例如風、溫度、人品等等雖然是肉眼看不見的事物,但讀者觀看的過程中,內心跟這些事物相關的記憶會受到觸動。若要讓畫作和個人記憶產生重疊,就有必要在作品中留下空白。這也許就是我使用內斂表現的原因吧。
與上一個問題相反,雖然您目前的作品大多有種時尚感、以人物為主角,且不流露過多的情緒,但我也曾拜見過您學生時期以麵包為主角的搞笑漫畫。有考慮再次嘗試幽默滿點的插畫或角色設計嗎?
沒想到你看過「炸麵包仔」……真感謝!那是我憑著學生時代的衝勁畫出來的漫畫,其實第二話的草稿大約在兩年前左右完成了。風格跟我現在的插畫完全不同,不確定該不該發表,就先擱置了。真沒想到您會看過,太開心了,不如發表出來,看看大家的反應好了。
您常以zine的形式集結一個階段的主題性作品。對您而言,zine所代表的是?zine就是可以自由傳遞自身訊息的場域,你可以透過一冊紙本串聯作品去經營一個主題。
能否介紹您喜愛或是受其影響的創作人?
高野文子、岩井俊二、小村雪岱、丹麥畫家Vilhelm Hammershøi 等等。他們共通的視點是「靜靜地截取日常」,我很喜歡。
您早期的作品多是簡短的漫畫,我想您是個喜歡以圖說故事的人,有考慮畫個較長的故事嗎?
我現在會在角色姿態的安排上下工夫,也會塞一些物件到畫中,讓大家看到一個場景或幾個畫格就想像出一個故事。
畫長篇必須讓故事完結,感覺似乎很困難呢。不過漫畫畢竟是我開始畫圖的契機,也是我憧憬的表達形式,所以希望總有一天能好好畫出一部長篇作品。
我在MUSIC ILLUSTRATION AWARD 2015展覽看到您的作品,深受吸引。這個活動會邀請前一年曾為音樂作品繪製插畫的插畫家參加,請他們以唱片封面的形式發表自由創作。從這張CD的封面及MV製作案算起,您已經以全職插畫家活動兩年的時間了。您認為商業作品與獨立創作有何差異?能分享您的感想與建議嗎?
商業合作案都會有主題,有製作上的大方向;獨立製作則非得從決定主題開始。
我不時會提醒自己:製作商業合作作品時,必須要設法深入探索給定的主題;獨立製作作品時,不能事後為作品套上主軸,而是要先有主軸再動手。
對這次台灣個展的感想?
原本很擔心沒人來看展,但Mangasick是真心喜歡繪畫和漫畫的人的聚集地,多虧他們的招攬,有許多客人來看我的作品,真是太開心了。買riso海報的人相當多,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說看了我的畫心暖暖的,有人說被勾起悲傷的情緒、回憶浮現眼前,讓我鬆了一口氣--看來這個展真的觸動了大家的回憶。「DAWN」展的最終日是十一月二十九日,只剩幾天了,不過還是希望大家來看展,感受漫漫歲月當中的某個黎明。感謝大家讀到最後!
--
【提問者介紹】
Chenfu Hsing
台灣出身,現居東京。因為忘不了小時候的夢想,毅然轉職創作。喜歡幽默、帶有訊息性的作品,自己的創作也是以這些要素為核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