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就岔個題,請見諒。
以Mangasick名義第一次進行販售活動,是在二○一三年的心電心市集。那時已在著手規劃實體店面,想說進一批我們想推的東西賣賣看,業績當然是相當慘。印象最深刻的是隔壁哥德風打扮的女性攤主翻了楳圖一雄的《靈蛇》,嚇得放回原位。與其說心灰意冷,不如說驗證了最初的想法:這些東西果然還沒什麼人感興趣,到時候還是別販賣吧。
然而,正式宣佈開店時程時,我們馬上收到了中卷kk的訊息,說他有一本刊物,不知能否寄賣。點開連結一看驚為天人。「這種」方向的台灣讀者或許還不多,但原來已經有人在做了。我們決定對外宣佈接受寄賣,某種程度上撥快了自己的時鐘。接著三年多過去了,我們還在,kk也還在畫,發表速度不快,但完成度不斷上升。於是有了這個展。
去年底在東京遇到長期介紹法國Le Dernier Cri系統藝術家的「Art倉持」先生,他對台中「蛆;菌」主理人料燕尾的作品非常感興趣。「為什麼台灣現在突然冒出呼應拙巧(ヘタウマ)精神的創作者?那在日本是二十年前的風潮。」(他得知台灣一九八七年才剛解嚴後似乎就明白原由了。)同樣地,我們也非常好奇中卷kk如何形成風格、接下來想往哪裡走。以下是訪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