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9

惡地遊歷指南--訪丁柏晏


台灣長久以來引進的主流日本漫畫若粗略以讀者年齡分成少年與青年漫畫兩種,那麼也許可說少年漫畫大多是類型化的娛樂作品,青年漫畫則帶有文史知識傳遞、社會寫實的性格;如此養分餵養出的創作者,自然少走側重心理描寫、探索精神暗面、追求形式革新的路線。

在這前提下,兩年前某客人主動向我們推薦的漫畫zine宛如一枚震撼彈。作品場景設定在太空,但著眼的不是史詩級的冒險,而是孤獨的包覆、無以逆轉的災變帶來的絕望與悖論式的解脫。雖然情節安排還有改善的空間,但想表達的概念非常清楚,畫風也相當有獨創性。後來得知作者丁柏晏當時是美術系的學生,研究所期間才受到「過去x未來多提無用」影響開始製作獨立刊物,畫漫畫與作刊物的經歷都很短,我們更是興奮:台灣終於也有自由進出漫畫與繪畫世界的新銳創作者了。其他漫畫家也許因為他挖掘到更多作畫(甚至編劇)方面的可能性,其他畫家也許會因為他一窺漫畫這形式特有的能耐,而不只是視之為畫風的取樣對象。

事實上,日本新銳藝術家寺本愛上個月才在推特上明白表示:「成長在這時代,動、漫畫在我們看來跟電線桿和味噌湯無異,都是沒什麼距離感的事物。所以我畫出來的人像才會是這樣吧,並不是因為我非常喜歡漫畫。」那麼丁柏晏又是怎麼看待漫畫的呢?他的漫畫與繪畫作品如何貫穿彼此?懷著種種好奇,我們趁這次個展機會進行了他的訪談,試圖為大家呈現他的創作觀。

20170518

【展覽訊息】丁柏晏個展「真空中的幽魂」


走在一片漆黑裡
順著不知道往哪裡的路
做著不知為何的動作
像是將A與B一比一的比例混合
再蒙著眼睛所捏出來的塑像

--丁柏晏第三次個展:小尺寸畫作星叢,新漫畫隕石坑,動畫耀斑。沾滿青年潛意識外洩物質的天空吸吮光,分解夢,顯微自身的塌陷。

20170425

【展覽訊息】皮哥情色畫展「生肉」


4.29 - 5.23《生肉》皮哥情色畫

《Fresh Meat》Pigo Lin soft erotica show
Mangasick,Taipei,Taiwan

* 十八歲以下禁止入場

20170406

【漫畫推薦】近藤聰乃,《箱庭蟲》(はこにわ虫)


心目中的青林工藝舍最高傑作之一。蒙昧時代,眼中所有靜物、活物的名諱都有鬼字旁──而這部漫畫彷彿就是如實拓印那精神洪荒世界所得。

近藤聰乃在中學時代首度接觸到青林堂《GARO》,深受影響,多摩美術大學在學期間即投稿青林工藝舍《AX》新人賞,獲得獎勵賞出道。《箱庭蟲》作為她第一本作品集的可觀之處在於:它不僅顯影她血肉的源頭(早期作品中空間與物件的冗餘性表現顯然繼承自大家柘植義春,而校園劇中不安定甚至駑鈍的女性五官則有受霸凌者心理描寫能手山田花子的痕跡),也紀錄她變態的過程。

20170403

【漫畫單行本介紹】星余里子,《逢澤理玖》


當初得知新經典文化要出這本書非常意外。文案雖然提到它「打敗」《火影忍者》、《暗殺教室》拿下手塚文化獎,但我馬上想到的是先前看到專欄作家波本小林(=小說家長嶋有)在「漫畫會擴張(對話篇)」系列對談的發言:將「獎」視為「show」,作為「表演」來操作的漫畫獎很少,沒聽過什麼作品是因為得獎才賣的──連曾任手塚文化獎評審委員的他都這麼說(笑)。與其對談的漫畫推廣組織Manganight主宰山內康裕也指出:現在漫畫業界中的排行榜(例如「這本漫畫真厲害!」)的實質影響力其實是大於漫畫獎的,它的功能是讓「大家都說有趣的漫畫更賣」。

20170317

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訪畫家‧另類空間主理人料燕尾


採訪 ◎ 老B、黃尖
撰稿 ◎ 黃尖

開聊沒多久,一輛計程車突然停到外頭的大門前。三名穿西裝的商務人士下車,兩個美國人,另一個台灣人似乎是地陪。對,就是這裡,他們對著手機和「蛆;菌」門口的裝置指指點點。今天不是營業日,料燕尾另外跟人有約?還是出了什麼狀況?中部午後的嗜睡空氣短暫滲入低成本影視作品式的懸疑,不過現實一向反高潮。美國夫婦表明自己來自猶他州,兒子囑咐他們來台灣一定要替他來「蛆;菌」看看。火速選購好紀念品後,三人坐回門外等候的計程車上,退場了。

不由得想起料燕尾幾個月前的發言:「平常只有來自國外的訂單,本地的進帳是零。」語氣中略帶訕笑,很清楚自己的風格在台灣仍落在意義的真空地帶,娛樂導向文化與視覺藝術的邊緣交界上。少有人拋球,更沒什麼人接得到。「不過我的目標就是『可以一直畫圖,不出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