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1

【展覽訊息】「魔是魔法少女的魔」黃靖芝&靈子同學雙人展 


( ✧Д✧) 二○XX年,環境毒素醃漬的異種宅,
終於在台北這巨大的幼稚園裡熟成了 (*'∀'人)♥*+

❤(。☌ᴗ☌。)右邊的蘿莉修習古美術
畫過的懶叫和ㄋㄟㄋㄟ比你吃過的雞腿和碗粿還要多ლ(´ڡ`ლ)

(つω`*)左邊的同學已經在夢裡轉學六百六十六次
靈魂像斷電的夏天冰箱一樣多彩ฅ(๑*д*๑)ฅ

*:ஐ(●˘͈ ᵕ˘͈)ㄏ▽▼▽
廣告後就是行車紀錄器拍下的全程變身畫面
請不要轉台
▼▽▼ㄟ(˘͈ᵕ ˘͈●)ஐ:*。

20161127

畫筆,或者修枝剪--訪小幡彩貴


稍微放慢速度觀看,不難發現小幡彩貴作品的「簡約」不具備清潔化、幼體化、排除雜訊的效果。「日系=淡淡的=甘甜順喉」這種刻板印象無法全面說明其魅力,也解釋不了作品在觀看者心中掀起的情緒跌宕。如果說,白不等於無,那麼插畫家的留白到底能留下什麼?以下訪談給了我們一些提示。

提問者:Chenfu Hsing
翻譯撰文:黃尖

20161125

【展覽訊息】 丸尾末廣《芋蟲》出版紀念展 12月3日(六)- 1月3日(二)


被褥間是刀俎 午夜啣住街頭
生之遊戲唯一的規則:死
「現在你可以進入或離開她了。」
不具名的囁嚅在攢動。

琢磨頹廢、悖德、耽美之道三十餘年的異色漫畫巨匠丸尾末廣,終於在今年十二月推出首部正式授權台版作品──《芋蟲》。

為紀念這惡夢成真的一刻,Mangasick將同步舉辦其台灣首度個展,展售複製畫與少量原畫,並深入介紹其漫畫世界。

20161028

水漬與抓痕--訪池野詩織


這次攝影展像是一次舒服的換氣。暫時離開依舊處於乾旱期的水庫,泡進另一個水窪--得以呈現我們喜歡的另一種文化與其生活面貌。

池野詩織回國後又與另外一位攝影家出版了一本zine《Spicy Proof》,當中的「spicy」(的衍生義)似乎是她風格最強力的註腳:難以言喻的,高昂又憂鬱的情緒。持續運動產生的暈眩和恍惚,剝除語言的外殼,所揭開的米色膏糊。各位若不自行動手(眼)探入生活與她作品之間的接縫,就嘗不到那味道。不過在那之前,我們至少可以敲敲殼,製造一些關於殼內模樣的想像。

20160922

介質的安靜碾壓--概論川勝德重〈電話‧睡眠‧音樂〉


文:黃尖


川勝德重在網路雜誌to-ti web上發表的〈電話‧睡眠‧音樂〉驚動了日本青年漫畫圈。該作以實際存在於渋谷的音樂空間Organ Bar為場景參考,描寫女子參加深夜DJ演出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