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是兒童讀物嗎?六十年前是,但漫畫家辰巳嘉裕在一九五七年提出「劇畫」一詞,確立以成人為訴求對象的次文類,與兒童漫畫做出區隔,此後日本漫畫的分眾越來越細,為各年齡層甚至各階級服務的漫畫雜誌接連創刊。
20141229
【日文漫畫櫃導讀】前言
在粉絲頁上以及店內,我們經常向客人提及Mangasick的日文選書宗旨是「光看畫面就能享受其趣味」,但仔細想想,這個陳述並沒有真的把閱讀門檻降得太低。聽到這句話就願意坐下來翻書的人,其實已經具備過於常人的好奇心,大概對漫畫表現手法之廣也有粗淺的認識--他們若不是重度漫迷,也遲早會成為其中一員。
20141014
為何是日漫?--寫於Mangasick一周年
(市場大介《badaism》,與周依《QQ秀》)
駕籠老師的特殊似顏繪活動結束後的一個禮拜內,因緣際會下有許多日本客人來訪。其中一位來台灣做書店巡禮尋找紀錄片播放場地的社會學研究者問:為何在台灣要放這麼多日本漫畫呢?當時心想,如果扯到日漫佔據台灣漫畫市場主流位置的現象,是不是又得扯到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但我們對這塊的了解還不夠,要用日語表達更是難上加難,最後並沒有正面回應。(總是這樣演內心戲……)
思考幾天後,我在推特上給了她一個精簡版的回應:受日漫影響,台灣漫畫表現風格以大眾取向以及御宅取向為大宗,次文化漫畫場景還沒有建立,因此我們希望引進日本的次文化系作品,帶給大家靈感與刺激;算是種應急措施吧。取日漫中的反命題與主流作品對照,大家才能想像一個成熟的創作環境應該要兼容什麼地景。
其實穿說了就是這麼簡單而已。我們無意再提高大家對「日漫」品牌的推崇,反而想讓大家看看少數日本創作者如何透過非典型(相較於主流商業作)的漫畫語言破壞那些框架,追尋更自由、更私密的「創作者-讀者」間的投接球模式,打造一個精神上的安居之地。直接宣稱那個地方「無國籍」可能太過武斷,但至少它是個雜駁的聚落,世界各角落的戲劇、電影、純文學的裂解出的粒子懸浮於作者腦海中,成雲,降下的雨墨黑得發亮。
我們無意深究那雨是從多高的空中降下的,測定與論斷不是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淋雨,以及拉更多人到曠野中才是。在這層意義下,今年三月能辦周依個展「QQ秀」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她的作品證明了一個大量閱讀日漫的創作者可以日漫養分為肥料,而不只是成為日漫的苗床。把她的作品撒出去就是過癮啊。
要邁向第二年了。我們心中已經有些計畫,能不能實現還不確定,但我們會繼續看漫畫、幫大家試毒,然後把毒性最強的作品帶進Mangasick內(笑)。後者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
20140808
20140729
20140718
20140717
【展覽情報】駕籠真太郎不謹慎展覽會 @ 台灣
展期:2014/10/2(四) ~ 2014/11/4 (二) ※禮拜三定休
營業時間:14:00~ 22:00
展覽地點:Mangasick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0弄2號B1
電話:02-23699969
◎ 漫畫家將來台為書迷繪製特殊似顏繪,活動辦法近日公開。
【駕籠真太郎不謹慎展覧会 @ 台湾】
会期:2014/10/2(木)~2014/11/4(火)※水曜日は定休日でございます
営業時間:14:00~ 22:00
会場:Mangasick
住所:100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0弄2號B1
電話:02-23699969
◎ 作家さんが来台してイベント「特殊似顔絵」を開催します。詳細は後ほど発表致します。
訂閱:
文章 (Atom)